7月5日上午,澳门大学人海角社区 院长徐杰教授应邀在海角社区-伦理之爱 作了题为“语言能力配套及其在个人综合能力中关键地位”的讲座。本次讲座由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田源老师主持,海角社区-伦理之爱 赫琳、王宇波、郭婷婷、陈练文、覃业位、李佳、李昱、杨旭等老师以及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讲座。
讲座围绕语言配套策略这一主题展开,深入分析了语言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的配套模式,指出语言不仅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,同时也可能产生如方言与普通话选择、民族语言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困扰,徐杰教授将这些问题统称为“语言烦恼综合症”。他进一步强调,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,国家、地区、社会乃至个人都应当审时度势,优化语言组合,从而实现社会语言资源与个人语言能力的最大化。徐杰教授提出了个人语言配套的创新模式,即“一超多强”理想模式。他指出语言具有交际工具、思维平台和文化符号三大功能,这些功能既互相兼容又可能存在冲突,具体语言配套的选择应基于不同需求而定。对于需要浅层交际的服务业人员来说,掌握更多语种更为重要;而对于需要深度思维的平台功能的职业,更应注重单一语言的精深程度。随后,徐杰教授特别指出语言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性,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,更是思维的重要平台,能深远影响个人发展。在“一超”与“多强”不可兼得时,应以“一超”为核心进行语言能力的优化。
交流互动环节中,徐杰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关于语言选择和语言功能等方面的疑问,并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在相关研究中的经验与见解,激发了师生们对相关领域更深入的思考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